喜欢是乍见之欢,爱使久处不厌。走上HR之路,已三载有余。我一直相信是命运使然。
一开始,我从未想过去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发展,虽然在大学时代就开始自己兼职赚钱挣生活费,大一之后的三年没有再问家里要过钱。但我一直不是很有规划的一个人,甚至于到毕业也没有想明白我到底要做什么。稀里糊涂的去了佛山一个土豪亲戚开的公司做外贸,常常要顶着烈日,穿着职业装,踩着高跟鞋,骑着脚踏车去拜访客户(求别笑)。半年也没有像样的成绩,很大的原因是在家族企业里,一个我不喜欢的行业,卖着我不喜欢的产品,实在对职场一点感觉都没有。后来大病一场,不得已回到老家。休养之后,家人再也不放心我往外跑,我就面试去了一家事业单位,做了个企业联合会的副秘书长,这份工作实在清闲,跟着政府领导下乡跑企业,邀请他们入会,管理会费和组织活动,一开始接触到企业老板,我的职业之门仿佛一瞬间打开了。听着领导们聊产业,聊管理,聊员工和企业发展,我渐渐的感觉到有一股力量,正悄悄的为我的职业生涯草蛇灰线的埋下伏笔。
家乡是个宜居的三线城市,当时还没有太过正规的人力资源领域,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比上海还要原始的人事管理状态,而我那时接触企业的人事管理负责人越来越多之后,开始自己有针对性的寻找先关的书籍和案例,这期间接触MBTI,测试结果是我这个类型最适合的工作就是人力资源管理。虽然现在明白MBTI也不过是一恶搞学术骗局,但在那时真的给了我相当的鼓励。也许是因为大病初愈,对人生的经历和想法有了不太一样的想法,加之事业单位的工作到后期越来越清闲,我的激情和热血无处释放。2012年的6月,我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去上海的列车。
对于一个刚来上海毫无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,毕业一年基本一事无成的外来妹子来说,找工作何其难。恰逢大暑,蝉鸣聒噪,艳阳高照,我连续找了两个月,才终于踏进人力资源的门槛,从一个招聘专员开始了我的HR生涯。我依然记得那一天,正好是的我生日,接到公司的录用通知,当时我正一个人在黄浦江漫无目的的游荡,为下一场还没着落的面试发愁。
可以说第一家公司,是我来上海后经历过的组织架构最规范的公司,但冗员也很严重,在那里我体会到了大公司的制度完善和等级严格,也体会到了部门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做一颗螺丝钉的渺小。我们招聘组就有7-8人,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招聘渠道,这样的事情谁做一年都回觉得遇到了瓶颈,公司大部分是上海女生,不愁吃穿,只需要工作稳定,而我,不能止于此。于是在工作到一年的时间,我决定离开。至今还记得当时的人力资源经理和我谈话的场景,她问,你为什么想走,你的工作表现很出色,原本打算明年给你升等级加薪。我说我还年轻,我在乎的不是这些,现在的我已经很难看到自己的成长,我没有成就感。她当时说的一句话,我现在才能足够领悟:工作中的成就感是自己给自己的。但当时我很不以为然。
裸辞之后的求职之路并不那么顺利,原本以为有一年的招聘经验,想再往上够一够是可以实现的,那时候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要去什么行业发展,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有质的改变。最后选择了一家教育公司做人事主管,当时天真的以为,这是个新的起点,好的开始,但急功近利的心态,让我吃了不少亏。总是想做更多事情,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力资源是紧密相关的,很多事情没有土壤去发展,执行到一半就无功而返。自己想做更多专业的事情,自以为看了很多书和案例,考了人力资源二级就能大展身手,但部门之间的推诿和牵制,老板的不理解和专制,让我变成了一个“四不像”。我疲于应付员工和老板、部门经理之间的矛盾关系,带着手下做着微不足道的琐碎的事务性工作,涉水绩效考核方案的出台和推行,但受到了部门的不理解和不配合,熬通宵出方案,知道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。加之做到这个位置上后容易接触到很多企业的阴暗面,不断变换角色在老板和员工、部门主管之间周旋,我感到身心俱疲,我深深的明白,小公司的HRM,其实不需要你多么专业,更多的是隐忍和圆融,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。但在这家公司,我也学到了很多,比如需要参加每周一次的管理会议,慢慢的会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去考虑实际工作落实的可能性;比如再也受不了被成堆的事情推着走的感觉,学会了有效的时间管理;比如为了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掌控能力,梳理了全部的人力资源工作,撰写了一套适用于公司的白皮书…渐渐的越来越得心应手,但当我开始趋于稳定,工作重复性越来越高,老板提出来的想法越来越奇葩和不可理喻,我想我没办法再合作下去,我需要去一个更大的平台,继续学习。
依然是裸辞,我向来觉得裸辞才能好好找工作,在职骑驴找马是无法心无旁骛的,何况,骑驴怎么可能找得到马。也就是在这一次离职,我开始有了怀疑自己不适合做HR的念头。为什么怀疑,其实就是众所周知的那几个因素:薪资不够高、升职加薪慢、工作琐碎、不被重视等等。在招聘的过程中,我们会遇到很多比我们薪资高,混得好,吃得香的岗位,也许你会不服气,同人不同命,但任何一个职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,有的长,有的短,有的职业就像酒,时间越久越香醇浓烈,有的职业就像昙花一现,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。不要去攀比,职业和职业之间毫无可比性。你永远只看到他们高薪的光环,而看不到高薪背后的汗水和艰辛。至于你怎么选择,就要问问自己的初心。当初我为什么选择人力资源,又因为什么走到了这里,我是否可以继续走下去。
迷茫纠结了两个月有余,想了很多个转行的可能性,但都再也找不到当初初遇人力资源时候的激情。我不断的看书学习,在同行中求问,慢慢的开始找到新的方向,重燃对人力资源的信心。这一次我选择的方向是HRBP,或者回过头去专攻招聘领域。因为我深深感受到被业务边缘化的感受,我也明白自己的优势和擅长在哪里。我喜欢事必躬亲,我喜欢被业务部门当成伙伴一起并肩作战的信任感,我喜欢踏踏实实的为员工做能对他们有实际帮助的事情,而不是坐在一个位置上指点江山,拟一些不接地气的制度规范。
一开始进入这家公司做BP,其实我是拒绝的。虽然机会不错,独立负责一个事业部的团队搭建人员招募和后续管理,并且也已经成立了分公司开始独立运作,今后也会有融资上市计划,核心员工有期权股份。但这家公司从里到外透着的“国企”味儿特别让我不能融合,我是从事业单位出来的,渴望像外企一样规范的管理和痛快的战斗,但这里更多的像一个“家”,一个大家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,而不是一个公司。但有一次,我看到了企业文化里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的那句话,想着在这浮躁的社会,还有一家公司十五年磨一剑,只做一种产品的初心和坚持,渐渐做到行业老大的沉稳和不悔,而后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于是不断适应这种节奏和文化,并且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被老员工同化,现在越来越步入正轨,工作也不断得到好评和赞赏,开始发自内心的喜欢这家家公司。
这三年里,我见过很多HR,走着走着,就疲了倦了,和很多职场人一样,惯用可观借口和理由掩盖工作没有成效的事实,HR的工作本身很难创造直接价值,也很难看到实际成效,而招聘是六大模块里最容易有成就感的事情。但如果招聘都还要找各种借口而无法达到合理的招聘指标,你就真的要考虑是不是真的适合HR这条艰辛但开满鲜花的道路。而我一贯是以猎头和销售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做招聘的,从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in house HR。
还记得找第一份HR工作时,面试我的HRD问我,你为什么想做HR?我笑着说,因为这是一份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的工作,我想成为这样的人。
回想这三年,特别是在做员工关系的时候,经常处于两难之境,经常要帮着老板唱黑脸,扮演不被员工喜欢的角色,开除或者劝退员工的时候总感觉于心不忍,但我都会耐心帮他们梳理化解郁结,争取尽我所能帮他们规划好下一份工作,能给到推荐的实质性帮助会让自己高兴一整天。直到现在还和离职的员工都保持不错的联系。我想这就是我的初心。
人力资源需要不断的求知和求变,现在的我仍然觉得还有很多的不足。今后的我还会在不断积累和学习的过程中调整我的方向,实现全模块的驾驭或者更大的目标(创立自己的公司),但我不后悔选择了人力资源,是它让我以最快的时间站到了我目前能达到的高度,俯瞰整个企业管理,反刍自己部门工作的盲点和痛点;是它让我能顺理成章的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各个行业、各个部门、各个职业,对职场和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思考;是它让我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年轻时接触到企业管理层,结识一群让我欣赏的人们,开阔了我的思路和格局。
荆轲虽勇,勾践更难。人力资源是一份需要卧薪尝胆的工作。你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后悔,但请你不要怂,不要遇到问题就退缩,遇到坎坷就踟蹰,遇到困难就找借口。因为你的背后,是员工一双双期盼的眼神,你的眼前,是BOSS和众前辈为你开辟出来的可以一展身手的新思路,你的手中,是你的一颗初心不负。
服务热线
55137186